出国留学是当代中国人所向往的事情之一,不少国人走出国门,前往发达国家求学,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
而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就开始了留学西方的运动。当时在华的耶稣会士为了培养中国神父,以更好地促进在华事工,就带着一些年轻信徒前往欧洲求学。他们在外学习了先进的知识,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西传者,以下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外留学第一人——郑玛诺
郑玛诺1633年(或1635年)生于中国澳门,从小就跟着耶稣会士陆德学习。意大利传教士、汉学家卫匡国发起了海外留学运动,他在陆德的推荐下,前往了欧洲。
经过五年的艰苦跋涉,1650年郑玛诺来到了罗马。进入耶稣会主办的圣安德肋学院深造,他用了2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欧洲学生需要四年才能掌握的课程。这让西方人感到惊讶,十分佩服这位来自中国的学霸。
1653年,郑玛诺成为耶稣会士,转入罗马公学深造。以优异毕业后,被留在罗马任教,负责拉丁文、希腊文法与文学,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西方著名学府中教授希腊文学。
1660年,郑玛诺成为神父,并于1666年回国。1668年,郑玛诺到达澳门,在圣保禄学院工作。他的学识被热爱科学的康熙皇帝所知,想要接见他,并委以重任。可是他到北京后不久,就于1673年5月26日安息,未能更好地促进在华教务以及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大使——沈福宗
1657年,沈福宗生于南京。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是他的良师益友,他从柏应理那里开拓了眼界。1681年,柏应理回罗马述职时,特意带上了这位中国小伙子。
次年沈福宗进入里斯本修道院学习,并随从柏应理去了罗马,将一些中国古籍赠送给罗马教宗,并向他介绍中国文化。目前这些书籍还收藏在梵蒂冈的图书馆里。
1684年9月15日,沈福宗来到凡尔赛宫,与太阳王路易十四见面。那天沈福宗穿上中国服饰,向路易十四出示了孔子像,介绍儒家学说对中国的影响,并将《论语》、《大学》、《中庸》等拉丁文译本赠送给路易十四,希望他能借此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此外他还以精湛的书法,让路易十四看到了汉字的魅力。沈福宗的法国之行,客观上带动了法国“中国热”的产生。路易十四也因此派出白晋、张诚等耶稣会士,前往中国交流。
接着,沈福宗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拜会东方学家托马斯·海德。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一起讨论中国文化。海德也从沈福宗那里获得了《海篇》和《字汇》两本中文辞典,促进他对中文的学习。
可惜的是,当1692年沈福宗准备返回中国时,却在船上染上了重病而安息主怀。博学多才的他未能回国效力,无疑是中国教会的一大损失。
第一位记录欧洲的中国人——樊守义
1682年6月13日(或6月18日),樊守义生于山西绛州(自述中为平阳人),从小就跟着法国传教士艾若瑟学习各种知识,后跟着他到北京侍奉。
当时由于礼仪之争,艾若瑟被康熙派往罗马解释一些问题。于是樊守义跟着他前往了欧洲。1708年樊守义达到欧洲,先后得到葡萄牙王若昂五世以及教宗克勉十一世的接见。他向教宗介绍了中国实际情况,让他重新考虑礼仪之争的问题,圆满完成了任务。
樊守义在罗马成为耶稣会士,前往意大利各大城市游学。丰富了其见识,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1718年,樊守义回到了中国,并在北京、山东、辽宁等地处理教务,直到1753年安息。樊守义热诚爱主,即使在百年禁教中,仍带领不少人信主,为教会发展做出贡献。
回国后,樊守义把在欧洲的经历与见闻写下来,撰成《身见录》一书,此为国人最早关于欧洲风情的书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在当时未能出版,但在民国被发现后,立刻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后人得以从樊守义的描写中,了解了当时中国人眼中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