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没考好,是不是就等于人生的路被堵死了?我曾经也这么觉得。可后来我发现,这条路虽然曲折,却未必是终点。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一条从高考失利到马来西亚留学的追梦之路。
高考结束那天,成绩出来后,我整个人都懵了。原本以为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结果分数连二本线都没过。当时的心情真的很难形容,就像站在悬崖边,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家里人也很失望,但他们没有责怪我,只是默默地帮我找出路。有人建议复读,有人推荐去技校,但我都不太感兴趣。后来偶然间听说可以去马来西亚留学,学费便宜,环境也不错,于是我就决定试一试。
刚开始接触马来西亚留学的时候,我对这个国家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它在东南亚,气候炎热,英语是官方语言之一。后来通过咨询中介和上网查资料,才慢慢了解了一些细节。比如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采用的是英联邦模式,很多学校和英国、澳大利亚的名校有合作关系,学生可以通过“2+1”或者“3+0”的方式拿到国际认可的学位。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即使出国读书,未来还有机会转到其他国家深造。
选择学校的时候,我花了不少时间做功课。马来西亚有很多私立大学和学院,每个学校的特色都不一样。我当时主要看中两所学校:Taylor’s University(泰莱大学)和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马来亚理科大学)。前者以商科闻名,后者则在工程和技术领域表现突出。最终我选择了泰莱大学,因为它离吉隆坡市中心很近,生活便利,而且校园环境优美,感觉像是在一个大花园里学习。
申请过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首先需要准备高中毕业证、成绩单和雅思成绩。雅思我当时考了5.5分,刚好达到入学要求。如果没有语言成绩的话,也可以先读预科班,不过这样会多花一些时间和金钱。提交材料之后,大概两周左右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签证办理也比较顺利,只需要提供护照、体检报告和学校邀请函就可以了。整个流程下来,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刚到马来西亚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又陌生。机场接机的服务员用流利的英语欢迎我们这些新生,让我一下子放松了不少。学校安排了一个为期三天的迎新活动,帮助我们熟悉校园和周边环境。我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宿舍时的场景,房间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空调、热水器一应俱全。最让我惊喜的是,舍友是一个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女孩,她性格开朗,很快就成了我的好朋友。
上课的第一天,我才真正感受到马来西亚教育的不同之处。课堂上老师鼓励大家提问和讨论,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小组作业和项目制学习占了很大比重,这让我不得不学会与同学合作,同时也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另外,课程设置非常灵活,除了必修课之外,还有很多选修课可以选择。比如我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但还可以旁听心理学、艺术设计等其他领域的课程,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体验真的很有趣。
当然,留学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语言关就是一大挑战。虽然马来西亚大多数人会说英语,但他们的口音和语速有时候让我听得一头雾水。记得有一次去超市买东西,收银员问我需不需要塑料袋,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后来通过多听多练,再加上和当地同学交流,慢慢地也就适应了。除此之外,思乡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每逢节假日看到别人回家团聚,自己只能对着手机视频聊天,心里总会有些酸涩。
不过,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我追逐梦想的脚步。在马来西亚的两年时间里,我不仅完成了学业,还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比如加入了学校的创业社团,和小伙伴们一起策划了一场校园创业大赛;还报名参加了志愿者项目,去乡村小学教孩子们英语。这些经历让我收获了友谊,也让我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如今回头看这段旅程,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高考失利让我一度陷入低谷,但马来西亚留学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在这里,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对于那些正在犹豫是否要出国留学的同学们,我想说的是,不要害怕改变,也不要轻易放弃。每一条路都有它的风景,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迈出第一步。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对马来西亚留学感兴趣,不妨留言告诉我你的想法。或许我们的故事能够互相启发,让更多的追梦者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不管前方有多少未知,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新的可能性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