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详情 |
---|---|
学校名称 | 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 |
地理位置 |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 |
特色专业 | 矿业工程、新能源技术 |
嗨,大家好!我是小李,一名来自越南的留学生。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柴院)的生活点滴。柴院是一所位于中国西部的小城市——格尔木的学校,虽然它不像北京、上海那样繁华,但这里的风景和人情味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先说说我的第一印象吧。刚到柴院的时候,我有点紧张,因为之前听说这里离家很远,而且气候干燥,风沙大。但到了之后发现,这里的同学都很友好,老师也很耐心地帮助我们适应环境。记得第一次去食堂吃饭时,我看到菜单上有好多菜名都看不懂,就随便点了几个看起来比较简单的。结果端上来才发现,原来是中国特色的麻辣火锅!虽然辣得我眼泪直流,但还是忍不住多吃了一碗饭。
说到饮食,这是每个留学生都会关心的话题。柴院的食堂确实很有特点,比如每天都有免费的汤供应,有时候是骨头汤,有时候是酸辣汤。有一次我问室友小王为什么会有这种福利,他笑着说:“因为这里是高原地区,喝汤有助于补充水分。”后来我发现,不仅是食堂,街边的小摊也藏着很多美食秘密。比如那种烤羊肉串,每次走过都能闻到香味,买几串配着啤酒喝,简直是天堂般的享受。
当然,除了吃,学习也是留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柴院的专业设置很注重实践操作,尤其是矿业工程和新能源技术这两个方向。我学的是新能源技术,经常要去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室里的设备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足够让我们动手尝试各种想法。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一起设计了一个小型太阳能发电装置,虽然最后效果不太理想,但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调整角度让电池板更高效地吸收阳光。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文化节,邀请不同国家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化。我记得去年的文化节上,我带去了越南的传统乐器——排箫,现场演奏了几首曲子。没想到同学们特别喜欢,还跟着节奏拍手打节奏。那一刻我觉得,音乐真的是跨越语言障碍的桥梁。
说到跨文化交流,不得不提的就是宿舍生活。我的舍友是一个蒙古族小伙子叫巴特尔,他总是热情地向我介绍当地的习俗。比如过年的时候,他会邀请我去家里吃手抓肉,还会教我说几句蒙语。虽然发音老是搞错,但他每次都笑眯眯地说没关系,再试试嘛。这样的包容让我感到特别安心。
不过,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小挑战。比如刚开始时,我很难适应这里的气候,皮肤变得很干,嘴唇裂开也不少次。后来听当地同学的建议,买了保湿霜和润唇膏,情况才慢慢好转。还有就是语言问题,虽然我英语还不错,但在日常交流中还是会碰到一些方言词汇听不懂的情况。不过时间长了,我也学会了不少接地气的表达,比如“尕娃子”就是指小孩子,“嘛呢”是青海话里常用的疑问词。
总的来说,在柴院的日子让我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归属感。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就像家人一样,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如果你也是一名留学生,正在考虑是否选择柴院作为你的目的地,我想告诉你,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你体验多元文化和建立深厚友谊的平台。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在哪个地方求学,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探索的热情。柴院可能没有大城市那么多高楼大厦,但它有着独特的魅力等待你去发现。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们带来一点启发,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出现在柴院的校园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