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歌镜头里的文化与乡愁

puppy

一位95后的郑州女孩,她是一位独立电影人,她的作品在纽约地铁站的大屏幕、车厢、和车站循环播放,每天被300万乘客看到,成为纽约人和主流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她拍摄的人文短片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纽约华人群体,

一位95后的郑州女孩,她是一位独立电影人,她的作品在纽约地铁站的大屏幕、车厢、和车站循环播放,每天被300万乘客看到,成为纽约人和主流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她拍摄的人文短片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纽约华人群体,作品入围纽约多个知名电影节及艺术展,屡次获奖。这就是一个郑州女孩带给世界的影响力。

她叫李雪歌,现居纽约,在她的身上有多重标签:纽约大都会运输署视觉设计师、95后独立电影人、视频制作者、18岁出国求学的郑州女孩儿。从小学习成绩突出的她并没有选择像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参加高考,努力考个好大学,然后接着考研,找个工作安稳一生。在人生的岔路口,她选择尝试更少人选择的另一条路。

18岁那年,李雪歌离开家乡郑州,独自前往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攻读视觉传达,继而进入纽约新学院攻读媒介研究硕士。硕士毕业后,她在纽约大都会运输署为纽约的地铁站和交通系统制作面向大众的视频、动画、和设计,纽约的地铁系统是最能够代表纽约性格与风貌的代表物之一,李雪歌和团队设计制作的视频每天在地铁的大屏幕、车厢、和车站播放展示,为纽约每日三百多万的乘客带来信息与享受。

李雪歌说:我很幸运能和我的团队一起,每天去制作、拍摄、和投放纽约交通系统里的视频和设计。每天通行都可以在地铁的大屏幕、车厢、车站里看到自己制作的影像,为纽约每天三百多万的乘客带来有用的信息和视觉的享受,甚至是看到自己创造出的影像成为纽约城市肌理的一部分,这是种很奇妙的感觉。会觉得这个城市的样貌里包含了我的一部分参与。

我也是一个独立电影人。因为有设计和媒介研究的背景,我喜欢探索不同的视觉表达方式,喜欢用鲜明的风格和形式去讲述有人文主义内核的故事。我喜欢观察人类行为,反思社会构建,作为一个在美国留学和工作的华人,我的短片大多会围绕文化嫁接、回忆与乡愁、女性凝视等等主题,聚焦在纽约当地的华人群体,讲述他们的移民生活、社群文化。

2020年,李雪歌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公园生活(Parklife)》于北美最大的纪录片电影节Doc NYC首映,斩获美国国家评论协会 2022年的大奖,入围了纽约多个知名电影节及艺术展。这次成功的创作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

《公园生活(Parklife)》这部短片通过一年时间,记录了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哥伦布公园里,华裔老人们穿越四季的生活、聚集、互动与文化活动。老人们保留着与这片陌生土地格格不入的习性与生活方式,拉二胡,打麻将,下象棋,大声合唱着 我的中国心和各种耳熟能详的老歌,其中夹杂着对故土和远方家人的思念,也有追寻新生活的坚韧生命力。

之后,李雪歌2021年完成的虚构短片作品《林(Lin)》入围了美国亚裔国际电影节、华盛顿亚裔电影节、费城亚裔电影节、纽约短片国际电影节、苏活国际电影节等十余个美国知名电影节,并获得多个奖项,同时在林肯大剧院、亚洲协会、东村安吉莉卡剧院等多个地标性剧院、电影院展映。《林(Lin)》讲述了在纽约中餐厅做服务员的中国移民女孩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最终通过一台小DV以及一场与餐厅食客意料之外的遭遇,寻找到了改变生活的决心。

李雪歌的作品处处充满着人文关怀,以她细腻而独特的女性视角审视身边华裔群体生活的细枝末节,以及在他们面临困境时如何自洽、突破,展现华裔群体的努力与坚毅。其中回忆与乡愁是她作品绕不开的内核之一,多年漂泊海外的生活让她更能与当地华裔群体共情。

乡愁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归属感,是一个避难所,也像某种彼岸和根源,或者说像一种失乐园。它是记忆中的熟悉感,是对远方家人的惦念,也是对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的某种切不断的连接,是人在异乡听到乡音的那种不言而喻、心领神会的亲切和舒适。每次在唐人街和大爷大妈聊天都让我想到已经好几年没见到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我觉得我把自己的一部分乡愁留在了唐人街,也留在了自己的影像里。

李雪歌表示,今后的创作依旧聚焦在纽约的华人和亚裔群体,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搭建起中美文化交流桥梁。从研究生时期拿到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的奖项,到之后几年的作品入围了美国亚裔国际电影节,在美国的很多电影节上斩获了奖项,这些经历是一种鼓励,让自身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声音是独特的,是可以被听到的。(赵亮 照片由受访者供图)


puppy

留学生平台

58 博客

讨论